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其他心得体会

2022走进老区看新貌心得体会

适逢“五一”国际劳动节,新闻中央电视台大型特别节目《走进老区看新貌》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甘肃篇,我便放弃了所有的出行计划,忙完了手头的活,静候在电视机前,等待节目的开始。

甘肃是一片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陕甘宁革命老区覆盖甘肃十六个县市区。一九三四年,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革命者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也建立了西北地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这一根据地的建立,在以后的革命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红色沃土今朝巨变,让我们一起感受新时代的老区活力,见证老区人民的幸福生活。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素有“秦陇锁钥”之称。一九三六年十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此会师,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辉煌的一页。毛主席在《长征》上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就是这一事件的真实写照。伴着时代发展节奏的强音,会宁城乡面貌已非昨日可比。不断变大的城市,日渐美丽的乡村,更加便捷的交通,日益安定的社会环境……让会师圣地这片热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红色精神永不褪色”。在革命老区,处处都弥漫着红色精神的气息,纪念馆里展览的人络绎不绝,游客们认真倾听着讲解员的讲解,生怕错过一个细节。他们放弃了游山玩水的雅致,接受了爱国情怀的熏陶和教育。南梁集市是革命老区早期的经济发源地和货物集散地。它促进了老区的经济发展,活跃了市场,方便人们购物,为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秤锤”是当时集市的重要衡量工具,消除了人们对货物短斤少两的疑虑。梅家三代人的“良心豆腐”也为当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人们津津乐道。

“孩子们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人”。在革命老区,修建了许多所红色学校,老师在课堂上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跳红色舞蹈……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便埋下了红色的种子,以便日后发扬光大。

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毛寺村是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当地传统窑洞,在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上融入了现代元素,焕发出了新生机。非遗传统工艺香包绣制开始复兴,已畅销国内外,成了当地人们发家致富的一门手艺,也是黄土高原古朴纯真又热情奔放的艺术代表。

“为有源头活水来,浇出老区幸福花”。引洮工程使老区人民发展了苹果业,种上了蔬菜大棚。苹果从“小特产”变成了“大产业”,品种多达四十一种。果汁、果醋甚至苹果做的面膜、牙膏都实現了本地化生产。蔬菜大棚里葱葱郁郁,各种蔬菜青翠欲滴,沁人心脾。真正实現了“搬出大山天地宽,菜地里面奔小康。

大学生羊倌又是老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许多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在当地发展了羊产业,真正成了大学生羊倌。他们利用计算机技术数羊回圈;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实现了羊群的统一配种,统一下崽,统一育肥,统一出售;也利用科学技术配料、育肥、防疫……真正实现了科学管理、科学育肥、科学销售,使羊产业成了当地人们发家致富的又一重要途径。老区艺人用皮影戏的方式唱出了大学生羊倌的精神风貌,也讴歌了他们为老区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一个小时的观看短暂而又充实,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农村党员教师,我要立足本职工作,传承好红色精神,在乡村振兴的激流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为建设家乡,为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出农村做最大的努力!

2022走进老区看新貌心得体会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编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