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实用范文 >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个人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多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下面是小编整理得个人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多篇,供大家参考学习。

QQ截图20220319153333.jpg

 个人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一)

2021年6月10日,我作为安徽省第八批驻村帮扶干部来到了定远县界牌集镇xxx,担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报到以后,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边走访调研、边深入思考,边谈心交流、边为民办事,边发现问题、边协调解决,边查找不足、边总结经验。实现全村35个村民组走访联系全覆盖,累计发放、张贴便民服务卡870余张,开展谈心谈话2700余人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30余件,基本掌握了村总体情况,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村基本情况

xxx位于定远县东南部、界牌集镇东北部,由徐小、南何、梅山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南北狭长,东部沿山,322省道、211省道穿村而过,距滁州市区、定远县城车程均约50公里左右。国土面积1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万亩,塘坝96个。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红薯等。有35个村民组,现有人口4115人(常住人口1943人,占比47.22%),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891人(60-69周岁316人,70-79周岁363人,80周岁以上212人),占比21.65%,高于省、市平均数值。常年在家人口约600-800人,不足总人口数的20%,且多以老年人为主。

村党总支下设徐小、南何、梅山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05人(男性86人、女性19人),其中,60周岁以上党员63人,占比60%;党龄50周年以上19人,占比18.1%。

(一)脱贫攻坚改变了整体面貌。得益于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2014年至2020年,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群众“羞于提起”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32户、827人,贫困发生率为20.6%;2018年底,全村累计脱贫231户、77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12%,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20年底,全村235户780名贫困人口全部出列(6年间,贫困户有增加,贫困人口有部分自然死亡)。近年来,村里相继新建了光伏电站、温室养猪、养兔场、养鸡场和藤椅厂、海绵厂,村集体塘坝重新发包,村集体经济由2014年的不足5000元增长到2020年底的51万元。

(二)经济发展改善了生活水平。村“两委”坚持把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摆在重要位置,通过组织培训、帮忙介绍工作等,全村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全部实现了就业,人均收入每月在2000元以上,有的达8000元以上。注重加强在村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的带动作用,依托村集体企业、公益性岗位为在村困难群众提供了近60个就业岗位,帮助困难户持续稳定增收。2014年以来,全村到户产业实现了全覆盖,在村有劳动能力、有发展产业意愿的困难户自种自养,因地制宜发展养殖、种植产业,实现特色种(养)业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每年村申报、发放补贴35万元以上。

(三)“双基”建设提升了幸福程度。2014年以来,在各级的关心支持下,全村新修水泥硬化道路25条33.9公里,新修塘坝12口,开展危房改造107户225间,落实农网改造8台次,升级整治高标准农田8800亩,更换道路两旁太阳能板路灯180盏;投入45万元修建村养老中心,投入20万元改建儿童活动中心,投入560万元开展中心村美丽乡村工程建设,极大方便了村民劳务生活,美化了村容村貌,提高了群众安居度,获得群众一致好评。同时,建成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的村级办公用房,配备了空调、打印机、桌椅等办公设备,完善了工作制度、村级公示栏和工作软件资料等。

(四)惠民政策防范了突发事件。在及时帮助困难群众申请办理社会救助、医疗救助等各项救助的基础上,严格落实“351”“180”等健康扶贫政策、“雨露计划”等教育扶贫政策和小额信贷等产业扶贫政策,以及安全住房保障、重大疾病、慢性病等各项政策。2014年至2020年,村所有贫困(脱贫)人口低保、五保和重残人员全部免缴新农合医保费,无义务阶段适龄儿童辍学现象,每年发放小额信贷150万元左右;同时,每年从光伏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为特困供养人员发放补贴,从村集体资产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作为贫困户、特困供养人员的股权分红,确保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无忧,坚决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发生。

(五)乡村振兴明确了工作方向。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农村工作的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央、省、市、县出台了系列文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指明了道路。2021以来,村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产增收;以光明乳业种(养)殖为契机,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打造桃子种植区和光明乳业下游产业承接区,目前桃子种植总面积达1200亩,光明乳业流转土地已签约完毕。同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63万元以上(光明乳业流转土地补偿款尚未到账,暂无法最终确定)。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

客观上说,当前村民生产、生活等都是持续向好向上发展的,但对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对照人民群众期待,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短板,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脱贫攻坚战役取得全面胜利,但部分群众依然困难。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帮扶干部、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全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彻底解决。但走访调研发现,仍有部分村民生活拮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一是家中出现大病或残疾。按照目前的政策,非脱贫户、特困供养人员无法享受“351”“180”等医保政策,即使是享受相关政策的群众,医保报销一般比例在60%-70%左右,若发生较大疾病,剩余的医药费仍是一个难题,同时,目前的残疾人“两项补贴”金额较少,难以满足日常吃药、生活所需,“一人患病(残疾)、全家遭殃”的现象仍旧存在。二是年老体衰无经济来源。部分老年人年龄较大无法继续劳作,没有存款,或不愿向儿女开口要钱,或儿女不孝顺不愿意支付赡养费,高龄津贴、养老金数额不多,加之习惯了“节衣缩食、接济儿女”,儿女不在身边便舍不得吃、穿,生活较为简单清苦。三是突发情况造成经济困难。儿子结婚在城里购房买车、投资失败、暴雨台风、农产品滞销等,这些情况一旦出现,不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临时救助镇上又不愿意审批,导致家庭生活困难一时难以解决。

(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精神生活依然匮乏。目前,村里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鼓了腰包在城里买房子的同时,也会给在家的父母购置家用电器,小汽车、空调、热水器随处可见。物质生活上去了,但精神文化生活没有跟上。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普遍没有养成什么兴趣爱好,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农闲时段要么刷抖音快手,要么打牌赌博,要么大操大办红白喜事,要么家长里短互相攀比,甚至给非法宗教、封建迷信活动留下滋生的温床。

(三)基础设施基本服务日趋完善,但人才外流依然突出。近年来,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双基”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各类活动场所也陆续完备。但相比城市条件,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年轻人在外工作后普遍选择留在外地,或逢年过节回来一次,或举家搬走,只留老房子在村里,“老龄化”“空心化”现象突出。同时,年轻人普遍对教育重视程度增加,他们大多选择将孩子接到城里、在自己身边上学。镇学校从小学到初中9个班,不足300名学生,且还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四)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不断提高,但矛盾问题依然严重。随着村干部队伍年轻化,村“两委”班子责任心和工作能力越来越强。但走访发现,目前干群矛盾问题仍旧存在,每年村里都有越级进京、赴省上访人员,极大牵扯了各级精力。一方面,以前各项制度规定不够完善,加之部分村干部“优亲厚友”“胡作非为”等行为,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近年来拆迁、土地流转、宅基地改革等各项工作持续推进,部分镇、村干部不注意工作方法,造成了矛盾问题。同时,村里承担了过多的事务,导致村干部疲于应付,有时只能“糊弄了事”,无法深入村民组去做细致的工作。走访调研中,有的村民甚至直言,“上面政策都是好的,就是被镇、村干部弄坏了”“现在说啥我们也不相信了”。

(五)宣传教育引导力度持续加大,但文明乡风依然难成。近年来,各级加大了移风易俗宣传和推进力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是抓一抓好一阵,放一放又反弹回潮甚至愈演愈烈,尚未在思想上形成自觉、在制度上形成规范、在风气上形成氛围。一是约束性措施执行不到位。村民公约制定了,也有了相关的要求,执行却打了折扣,村里明确不许大操大办,有人大操大办了却没有受到惩戒,规范有了破窗效应,形同虚设、变成摆设。二是民生存在短板。比如,厚葬薄养反映了农村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年轻人面临出门打工与回家照顾老人的两难困境;高价彩礼反映了当前农村青年择偶选择面窄、婚恋服务不健全等现实难题。三是传统观念影响。部分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如污水随意倾倒、垃圾乱扔等,有时年轻人也不愿意因为一件件“小事”与老年人较真,导致文明乡风始终难以养成。

(六)特色资源优势得到充分挖掘,但产业发展仍然受限。目前,村里已经形成以光明乳业为龙头,以水稻、小麦、玉米、花生、鱼虾为支柱,以桃子为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但从长远看,没有后续发展规划,且除光明乳业和桃子外,其余产业多以家庭式作坊为主,受天气、人员经验制约因素大,难以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市场竞争力不足,产品价值无法实现最大化利用。

三、几点启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农业农村问题不仅关系社会大局稳定,更关乎党的执政基础,必须高度重视、稳妥推进,用心用情、落细落实。

(一)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要有“明月有光人有情”的初心。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农村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提升对农村工作政治性的认识,深刻认识到农村工作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的执政根基和长治久安,把“爱民”深化成“为民”的情感动力和精神支撑,以勤勉的“为民”之举把“爱民”之心落到实处,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项工作一项工作推进,确保让群众满意、让群众得实惠。

(二)农村工作千家万户,要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诚心。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对脱贫户要继续落实产业帮扶,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农村工作千言万语,要有“细微之处见真情”的恒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做好农村工作,就是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在为党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一件件民生小事办实办好,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农民群众在每一件民生小事中感受到温暖,使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意见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讲话中找方向找方法找答案。

(一)以组织振兴为引领,坚强基层堡垒。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础。基层党组织,党组织书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好不好。一是要大力推动村干部、党员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村“两委”班子加强自身建设、激励担当作为,帮助培育后备力量,发展年轻党员。二是要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要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议事会等途径,宣传党的主张、传递党的声音,深入宣传教育农民群众,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切实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四是要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乡村善治水平,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村党组织对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形成治理合力。

(二)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推进强村富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一是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立足本地优势资源,认真谋划符合镇情村情的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二是要通过扩大流通半径与建立短链食品消费体系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产品的消费者,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品牌,实现产品和服务市场空间扩张和价值增值。三是要着力构建乡村产业体系,通过专业化提高效率,通过产业融合追求效益,严把产品质量关,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三)以人才振兴为抓手,激发创新活力。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一是要优化人才发展条件,把优秀青年人才引进来,把促进乡村发展的项目引进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争取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重新回流到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最鲜活的生命力。二是要通过办短期培训班、分类指导等方式,培养农民的专业技能,综合提升乡村人员专业素养,让“土生土长”的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三是要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建立“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激活农村的创新活力。

(四)以文化振兴为灵魂,铸就文明乡风。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一是要优化人才发展条件,把优秀青年人才引进来,把促进乡村发展的项目引进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争取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重新回流到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最鲜活的生命力。二是要通过办短期培训班、分类指导等方式,培养农民的专业技能,综合提升乡村人员专业素养,让“土生土长”的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三是要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建立“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激活农村的创新活力。

(五)以生态振兴为依托,加快绿色发展。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二是要处理好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关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广泛推行节水、节地、节肥、节药等绿色技术,以腾出生态环境容量,承载农村产业发展增量,在质量兴农、低碳发展上见成效,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三是要在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上下功夫,加快解决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把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冬季清洁取暖、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主攻方向坚持下去,尽快完善各项基本生活设施,以环境改善的实际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六)以驻村帮扶为平台,高标履职尽责。驻村工作队是乡村振兴的强大助力。干事创业、勇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应有的优良作风和政治品格。一是要坚持把帮扶村当作“第二故乡”,紧紧围绕宣传教育党员群众、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重点任务,从强组织、兴产业、优治理、促振兴等方面,团结带领村党组织积极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要配合落实单位帮扶责任机制,积极争取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推动各类资源向农村下沉、以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模范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经常检查自己言行举止,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积极发挥以上率下作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强化公仆意识和宗旨意识,尽快熟悉“三农”政策,增强农村工作本领,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乡村振兴战略必将取得胜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一定能够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丽画面一定能够实现!

 个人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二)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而良好的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因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中更是提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正是说明了国家高度地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一、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下提供的机遇生态宜居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就不能留得住人和引得进专业人,更不能发展好产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

乡村振兴亦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农村的人居环境是外在的自然环境的表现形式,但是群众的环保思想却也是提高农村生态宜居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村庄的主体是群众,享受环境带来的美好生活的也是群众,群众生存发展需要良好的农村生态支撑。比如优质的土壤肥力和充沛的水力,也是确保农民粮食安全的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增长,人民更加注重人居环境,乡村振兴目标使生态宜居在中国农村治理中被赋予特殊意义,使农村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2]若是没有让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那农村的生活质量及生活环境就不能改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就会降低,乡村振兴目标就不会实现。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依赖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合和满足农村农民日益对美好生态环境宜居的愿望,方能有助于乡村生态宜居。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整体质量提升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来完成,人居环境质量的好坏还和当地群众、区域地理位置、群众文化程度、约定俗成的村规民约等有关系。当深入到农村之中或者从小在农村居住的人就会发现有许多现实问题。

(一)白色污染垃圾增多,垃圾处置方式待提高农村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相比较于以前,现在工业企业化、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塑料大棚设施化,种植业塑料薄膜化,生活消费水平提高,这是目前主要而又普遍的。[3]工商企业在农村建厂,合作社规模化,大力发展养殖产业,村内大大小小都有养猪场、养鸡场,这些大多在村庄内或者周围,生产生活化的白色垃圾将会更多。除此之外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塑料制品,比如塑料玩具、化妆瓶、塑料购物袋、凳子、塑料酒瓶、盆、碗、废电器、电池、农药瓶不同材质的包装盒等等,都导致白色垃圾猛增的原因。农村对于白色垃圾若是采用填埋、焚烧、高温堆肥以及直接再利用,处理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即使将白色垃圾填满在窑洞里面,白色垃圾其不会自己瓦解,焚烧的话又会造成空气的污染,这些方式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二)污水排放量逐渐增加,污水处理覆盖率偏低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会产生污水,餐厨洗涤的污水数量大,分布散,病源微生物很难消灭,繁衍速度快,在洗涤过程中添加了消毒剂及片碱等物质,来达到干净的效果。其中PH值较高,直接排入河流或地表水中将会严重污染水源、土壤环境,破坏水体原有功能,危害人体健康及农渔业生产,如富营养化、污染物分解而与水生动物争夺氧气等,对水域水质造成致命伤害。

一是因为大部分农村的生活污水由于居民居住分散,生活污水收集相当难,缺乏污水收集管理及处理为一体的的设施,各居民用水习惯不同,生活污水产生量和排放规律差异大,处理生活污水难度大。

二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资金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需要采取成本和运行费用较低的工艺,运行和维护力求简单。另一方面在乡镇的各个农村并不是每个小村都有重工业的污水排放,但工业污水在农村也是存在的,其处理的技术不严格,含有有害物质的污水排入河流,氮磷浓度高,会导致污染河流。其中农村厕所问题是关系到人居环境健康的重要问题,就目前调研来看,还有一部分是使用旱厕,长期使用旱厕,会导致环境等问题,比如会破坏土壤中的结构,也会使庄稼受到减产,或者产物质量不高,厕所产生的废弃物异味难闻,蚊虫增多,蚊、蝇等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能够引发诸如绦虫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等多种传染病,会导致患病概率增大,损害身体情况等问题。

(三)村民主体意识薄弱,人居环境整治认知匮乏人居环境中,居民享受着环境带来的幸福。但是对于人居环境整治中主人翁意识淡薄,对于人居环境的重点是什么,人居环境出了问题谁来解决,谁来维护现有的人居环境等等知识匮乏。[5]通过调研与村民谈话了解到,有些村民在生活中有些懒汉式的生活,有些村民文化素质低,垃圾不扔到垃圾桶,出门手上零食垃圾随处乱丢,把白色垃圾扔到河流里等等情况大有存在。一是因为农村村民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很难一时间形成环保意识。二是人居环境整治具体问题解决方向的普及还不够完善,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影响缺乏正确认识。因为人居环境意识的淡薄,其村民自治就不大注重这方面。尽管有村规民约,但是其缺乏执行力度,稍微执行力过大,又存在合法性和合理性分歧。(四)基础设施长效化监管机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滞后良好的人居环境,需配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建好了之后必须要有人管理,监督。如卫生厕所和农村污水处理厂,正所谓“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又是公共资源,若是公共资源得不到基本的管理和维护,年久失修,是一种资源的浪费。[6]从实际调研的角度来看,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居民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责任主体意识淡薄,群众的参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居民缺乏主动维护人居环境的积极性,抱有“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态度。此外,因为由于基层环保机构缺失,缺乏资金,缺乏完善的管理和运行制度,更无专业人才引进,管理已经建成的设施,难以达到长效治理的目的,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就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垃圾回收制度,改善垃圾处置方式通过走访调研,笔者认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要综合考虑生活垃圾与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建立符合农村地区实际,满足农村居民需要的多样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可以循序渐进地推行符合农村特点的资源化利用和垃圾分类等方式。比如排查村内非正规的垃圾堆放点,开展对垃圾围村、垃圾山现象的整治。统筹推进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整治工作,开展垃圾就地及时分类和白色垃圾源头减量。充分利用村民自治、村民积极主动性、村规民约来整治人居环境。[7]对于分类回收的垃圾可以转运到县级或以上技术成熟稳定的部门集中处理。

一是到乡镇,村就地焚烧,对空气污染大,不利于环境保护,要宣传改善传统垃圾处置方式,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建立健全垃圾回收制度。

二是县级或县级以上部门技术成熟,若是每个乡镇或是村配备村级回收专业清理部门,其财政压力大,长期维护运营成本高。

(二)严格管控污水排放,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对于污水如果能从一开始就严格管控,从源头遏制乡镇村企业的工厂工业污水排放,这对人居环境整治意义非凡。[8]故而可以从政府主导,严格把关,相关部门监测把控,做好企业源头治理工作。另一方面,就是生活污水上,这方面,要因地制宜,笔者认为一是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其做法是将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收集后,采用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的复合填料污水系统和土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另外针对厕所污水,包括沐浴、卫生间等污水,也可以因地制宜统一建设化粪池,尽可能的将户上的污水统一排放至一处,汇入污水管网,集中处理。所以在这方面上,要积极宣传动员群众,进行厕所革命,建好化粪池,收集每户的污水。

(三)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提升村民参与意识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要注重对村民的宣传引导工作,重视宣传与教育。这方面一是可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由村干、驻村干部等入户进行宣传,或是开展专题讲座,通过新媒体、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广播等向村民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内容,使其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的益处及污染环境会带来的危害,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用破坏环境保护案例来震慑群众,切实搞好村庄清洁卫生,个人生活卫生,从源头减少污染产生。人居环境整治的受益主体是居民,因此需要增强居民参与意识。政府及村里适当引导后可以采用奖补措施,激励居民参与环境真是的积极性。

比如:评比文明卫生之家,积分奖励等多种机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使其意识提高。(四)建立长效化管护机制,巩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果为改善人居环境,政府及村委会下了很大力度,若是不能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恶循环。比如农村最基本的户厕化粪池管理,即使有污水管网,也要有人去维护,看管网是不是能收到污水,排查污水量为什么与正常量是不是有出入,查看是否是管网破裂或者堵塞。为此制度必须要完善,能做到长效管制基础设置。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维护,也要大量的资金,若是后期的维护上与监管经费上存在缺口,将会对村内人居环境相关的基础设施管护工作影响极大。[10]在实施管护长效机制中,监督也是不可缺少的。要接受群众的监督,使其阳光化,透明化。针对有问题的,村民可以直接和村干部或者政府反映情况。有关部门和上级组织可以不定期视察、监督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进展。

 个人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助推器和全面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新引擎,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章程。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移风易俗、实现“乡风文明”的必由之路,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乡村群众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主要抓手;通过文化建设推动乡村群众文化主体意识觉醒、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提升思想认识,也是实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的坚实基础。2021年6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组织乡村文化振兴调研组前往xxxxxx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下庄村、阮村、石院村、石沟村、福坪村、药材村6个村庄,参观了下庄人事迹陈列室,通过考察了解竹贤乡基本乡情、资源禀赋、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等,具体分析竹贤乡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与现状,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一、xx乡概况

重庆市xxxxxx,位于xxxxxx东北部,东接湖北省巴东县,南抵骡坪镇,西、北接平河乡,距xxx政府驻地53千米,区域总面积98平方千米。竹贤乡下辖6个行政村:石院村、石沟村、阮村、下庄村、药材村、福坪村,现有户籍人口1870户5418人,常住人口1326户3323人,场镇常住人口200人左右。竹贤乡地势东高西低,境内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海拔落差大,最高峰朝阳坪位于福坪村,海拔2362.6米;最低点纸厂沟位于下庄村,海拔280米。区域气候为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高于10℃的日数为225天;年平均日照数15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雨季明显。由于地势陡峭,降水集中,故多发滑坡、危岩、泥石流、塌陷等灾害现象。由于海拔差异大,气候条件特殊,竹贤乡林地面积广阔,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但农业种植因此受限,只适宜种植土豆、玉米、红薯等农作物,经济作物有核桃、烤烟、茶叶、中药材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除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是竹贤乡居民的主要生活来源与经济来源。

二、资源禀赋

(一)世界自然遗产地——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竹贤乡地理、气候条件独特,春秋相连,夏季凉爽,冬季漫长,优越的气候条件形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植被类型,非常有利于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2000年,xxx在包括竹贤乡大部分区域在内的县东北部天然植被保存完好、自然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的38000多公顷区域设立自然保护区,经过不断推进保护工作,2013年6月4日国务院在此设立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1年7月28日,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审议通过,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湖北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边界调整项目)。经统计,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5种,有中国特有种或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野生动物70种;有维管植物2646种,有中国特有种植物41种,是中国裸子植物的重要繁衍基地;保护区年降水量1400毫米,区域内溪流众多,地表水源极为丰富,是全国优质水资源战略储备库的重要水源地。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为35276.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7323.1公顷,缓冲区面积6555.8公顷,试验区面积11397.7公顷。竹贤乡6个行政村中,福坪村、阮村、药材村、石院村、下庄村5个行政村的林地划归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保护区涉及竹贤乡国土面积7574.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8.9%。保护区内人口较为稀少,竹贤乡5个村落居住在保护区内的人口247人,均居住在试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无人居住。保护区在竹贤乡设有管理站,管辖处于庙堂乡与竹贤乡边界以东的区域(包括下庄——刘家泡——亮垭子一线),面积907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5.7%,境内有金丝猴、草鸮、勺鸡、红腹锦鸡等珍稀野生动物,境内蛇谷,两栖爬行动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主要有巫山角蟾、菜花烙铁头等两栖爬行动物。辖区内朝阳坪湿地是xxx新县城、骡坪场镇、两坪场镇、竹贤场镇等地20万人口饮水的水源地,是xxx重要水源涵养地。

(二)“时代楷模”与“下庄精神”

下庄村位于竹贤乡西部,村域内最低海拔仅287米,被喻为“天坑里的村庄”。由于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下庄村长期处于闭塞、贫困的状态。几代下庄人都渴望能走出天坑,走出贫困,开出一条脱贫致富幸福路。从1997年至2004年4月,历时7年,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毛相林以愚公移山般的决心和毅力,带领村民终于在几乎垂直的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在毛相林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奋斗,不仅实现了下庄村几代人走出“天坑”的梦想,也形成了“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坚守初心、自强不息”的下庄精神。“下庄精神”是脱贫攻坚过程中“苦干”铸就的伟大精神,是新时代愚公精神的典型代表。2020年,毛相林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殊荣,下庄村村委会荣获“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毛相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毛相林用实干苦干,诠释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时代楷模”毛相林与“下庄精神”已成为下庄村和竹贤乡鲜明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力量,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激励全乡人民克服困难、奋勇向前、拓展新天地、实现新作为。

(三)“山歌子”唱遍竹贤乡

调研发现,竹贤乡民众多热爱唱山歌,当地称“山歌子”。“山歌子”内容丰富,包括有五句子山歌、扬歌、扬号子及各类小调,既有世代流传的经典曲调,又有临时创作的应景歌曲。过去,“山歌子”是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现在竹贤乡仍然活跃着一批“山歌子”爱好者,他们被称为“歌师傅”,闲暇时会自发组织和聚集,共同演唱,个别爱好者还开通了网络直播,在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演唱。耍锣鼓,也是竹贤乡较为盛行的文化活动。目前,竹贤乡场仍有耍锣鼓的团队活跃,团队5人,使用乐器包括:唢呐、小鼓、大锣、马锣、镲。经过组织,锣鼓团队还可与“山歌子师傅”相互配合,共同演出。2016年,“巫山锣鼓”成为竹贤乡首个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也是至今为止的唯一一个,该项目由竹贤乡和邓家乡共同申报。巫音,是xxx仪式戏剧的音乐形态。xxx将巫音作为传统音乐申报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申报书中提及第二代班主涂从炘即竹贤乡阮村人,家承第一代班主涂理生,民国时期已故。如今竹贤乡仍有邓氏坛班在民间活跃,班主邓文双,能够演出大量仪式戏剧剧目,收藏有清朝及民国时期大量科仪本,保存完好,有重庆现存最古老的科仪本原件之一。

三、文化发展基础分析

当前,竹贤乡已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354户1397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公共服务提质升级,全乡实现行政村通村通畅全覆盖,集中供水保障全覆盖,乡中心小学和三个教学点设施正在逐步健全,乡中心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产业发展扎实起步,核桃、中药材、米大洋芋、烤烟等优势经济种植作物开始成规模发展。全乡正在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乡镇。目前竹贤乡已联合周边诸乡镇积极进行乡村振兴规划布局。结合竹贤乡基本乡情、资源禀赋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现状等,课题组对竹贤乡文化发展基础进行分析,以期为竹贤乡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以及全面乡村振兴提供发展依据。

(一)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竹贤乡位于位于重庆市与湖北省交界处、三峡库区心地带。区域内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又与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九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相连。周围环绕有长江三峡、小三峡、小小三峡、神龙架、当阳大峡谷、神女峰等多个知名景区景点,具有一定旅游联动发展优势。2.生态优势竹贤乡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森林生态环境良好。区域内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区,是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要生态屏障。辖区内新建成朝阳坪水库,是xxx重要水源涵养地。上述条件不仅是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优势,也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佳条件。3.景观优势竹贤乡属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春秋相连,夏季凉爽,7月平均气温21℃,是天然富氧的避暑胜地。境内海拔高低大落差造成的温度、湿度、水文气象等差异,进而形成了多层次的垂直景观;高山深谷、山间平地,复杂的地形也形成了竹贤乡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所辖五里坡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灌丛、草地、山地裸岩、水域湿地等地质地貌和植被景观也可做为具有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4.人文优势为激励年轻一代继续奋斗在现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下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竹贤乡下庄村先后建成了下庄人事迹陈列室、愚公讲堂,立起了一座“下庄筑路英雄谱”,上面刻着108位当年不惧艰险凿出“天路”的村民姓名,其中就有毛相林同志。今天,“下庄精神”已融入下庄村乃至整个竹贤乡的基层党建和党风文明建设,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随着“时代楷模”毛相林与“下庄精神”被广泛知晓,竹贤乡下庄村知名度骤升。2021年,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对外开放以来,深受社会各界关注,大量团队和游客前来参观。

(二)存在问题1.人口基数较小,乡村活力不足乡村群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尤其是中青年群体是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乡村文化发展成果的受益者。然而,“民工潮”“学生党”的崛起,使得大规模的农民工常年在城市务工,学生在城市上学,乡村人口和主要劳动力大量流失。竹贤乡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全乡常住人口远远少于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以老人、幼童为主,参与社会活动、乡村建设活动与文化活动较少,导致乡村活力不足。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偏低竹贤乡建有综合文化站与文体广场各1个。石院村、石沟村、阮村、下庄村、药材村、福坪村均建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并按照相关规定配备有图书、乐器等文体用具,个别配套有体育运动场地。但总体看来,基础设施设备维护不善,缺乏专业维护人员和相应经费。竹贤乡2011年通响率100%的35只广播喇叭现已全部失效。乡文化站与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开放率不高,图书、乐器等多数束之高阁。3.群众文化活动匮乏,乡村文化传承乏力近年来,竹贤乡文化站参与和组织过的活动主要是围绕脱贫攻坚、防治病虫害、农作物种植、普法教育等主题进行的一些培训,偶尔有配合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开展的“放歌新时代进基层”“篮球联谊赛”等文体活动。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主要是供应村民自发借阅图书或使用活动中心设施设备。群众自发组织的文体活动也较少,虽然有唱山歌、耍锣鼓等传统,但仅少数几位“歌师傅”和爱好者出于自娱自乐的状态,既无组织活动,也无代际传承。4.文化人才短缺,文化资源缺乏保护乡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工作人员较少,个别仅有值班人员,导致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开放率低,多数设备设施闲置老化。同时,相关工作人员缺少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知识背景,缺少相关专业培训,导致许多文化活动难以开展,本乡文化遗产也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因此,虽然竹贤乡民间音乐资源丰富,但并未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整理与建档保护;境内一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考湾杨氏祠堂,残存木门、门楣及部分墙面,尚未得到修整。

四、对竹贤乡乡村文化振兴的意见建议

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发掘和利用传统乡村文化的当代价值,也要依据本地资源禀赋发掘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路径、新举措;既要解决当前乡村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要从乡村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从乡村振兴的全局出发,描绘乡村文化振兴新图景。结合竹贤乡基本乡情、资源禀赋,以及对其当下文化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对竹贤乡乡村文化振兴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深入挖掘和整理传统乡村文化资源

传统乡村文化,或者说乡土文化,包括独特的乡村生态景观以及乡村民众的生活生产方式,也包括蕴藏于乡村社会的民风民俗、道德信仰与思想观念,具体则表现为乡村的文化遗产、民俗活动、乡规民约等形式。乡土文化是几千年来在农耕社会中哺育的中华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在新时代的价值体现,是对中国乡土文化基因的一脉相承。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的今天,城市生活包括城市文化成为越来越多农村人的追求和向往,在现代化、市场化和网络化的裹挟下,乡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活内容也在不断向城市靠拢,传统乡村文化陷入认同危机与传承危机。因此,乡村文化振兴,首先要重视传统乡村文化,深入挖掘和整理传统乡村文化资源,重塑其在乡村全面发展和振兴中的价值,寻回乡村人民丰盛的精神家园。竹贤乡虽然人口基数小,但仅几日的走访调研已使我们收获不少。几乎每村都有能唱山歌的“歌师傅”,且都身体康健,年龄60岁以下者居多;能够演出大量仪式戏剧剧目的邓氏坛班活跃于本乡以及周边乡镇;xxx文化工作者曾至竹贤采风,并整理有《竹贤民间故事》一书;全乡人口以杨姓居多,乡境内也存有一处杨氏祠堂,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未得修整。我们建议:1.在县文化部门的支持和协助下,由乡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对全乡进行文化资源普查,尤其关注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民俗、传统医药、传统技艺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传承人群的发现与记录,以及后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与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保护等工作。2.系统整理竹贤乡山歌。建议乡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及时建立“歌师傅”名单,协助“歌师傅”对自己掌握的山歌进行抄录、整理,已有的歌谱、曲谱进行整理和数字化转化,建立竹贤乡山歌档案(含电子档案与各类抄本原件),在适当的时候可公开出版。积极申报相应的传统音乐类县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代表性传承人。3.系统整理邓氏坛班及其班主邓文双所掌握的仪式戏剧资料。建议乡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帮助与支持邓文双对自己所掌握的仪式戏剧剧目与科仪本进行整理和数字化转化,对清、民国年间科仪本原本进行妥善保管,积极申报相应的传统音乐类或传统戏剧类县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代表性传承人。4.可与相关文化部门、文化研究机构合作,探寻本乡历史沿革、文化名人,寻找杨氏族谱,修葺杨氏祠堂,布置乡史陈列馆,加强对本乡群众的历史文化教育,增强本乡群众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

(二)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健全、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基层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繁荣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的重要手段。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逐步推进一批高水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持续促进了一系列面向城乡、面向农村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如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在基层开展。但是,由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管理模式相对固化、设施配置落后、文化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如竹贤乡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已经非常老旧,2011年通响率100%的35只广播喇叭陆续坏掉,但缺乏专业维护人员和相应经费,现在全部失效,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各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开放率不高,所配送的图书、乐器等也多数束之高阁。公共文化提供的服务内容不能与乡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相衔接,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闲置与机构空转。建议: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对竹贤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提质升级,建成竹贤乡文旅综合服务中心,提升中心及文体广场的软硬件设备,配置电子图书阅览室、公共文化云服务平台、以及旅游信息查询与服务平台等,加强本乡文化展陈,增设有关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展陈区域,使乡文旅综合服务中心连同文体广场等一起切实发挥文化阵地的功能。2.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应考虑到常住人口普遍为老人与儿童的特点,在书籍配送、休闲活动安排上有所倾斜;发动锣鼓团队、“歌师傅”、青壮年体育运动爱好者等当地文化能人,积极组织广场舞、唱山歌、篮球比赛等民众喜闻乐见且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组织群众活动应考虑到乡村人口流动的节令性特点,在暑假、春节这两个青壮年群众及大、中学生返乡高峰期,多多组织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本乡文化普及推广活动,也可以请返乡的文化精英依据自己的见识与特长开设文化课堂、交流沙龙,扩大不同年龄、性别、行业群众的文化交流、情感交流与相互理解,最大程度给予本乡群众文化认同感、文化获得感和文化幸福感。

(三)加强文化人才的配备与培养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提升公共文化品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乃至全面开展乡村文化建设与振兴,都离不开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文化人才投入时间、精力来开展相关工作。大量的文化水平较高、劳动技能突出的青壮年农民流入城市打工,常年离土离乡,致使参与传统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流失,留守老人和儿童无论在精力还是能力上,都很难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去,而乡村配备的文化专干数量又极为有限,甚至不少村文化专干为村民兼职,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培训,许多工作无法开展。上述因素导致乡村文化建设严重缺乏主体力量。建议:1.在国家行政力量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应当增加乡文旅综合服务中心、村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编制数量,配备具有正式编制的文化专干,安排具备丰富乡镇文化工作经验、热爱文艺事业的干部到乡、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任职。2.重视本土文化人才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本土文化人才是传统乡村文化重构的重要人才保障,能够为传统乡村文化培育注入人力资本与技术资源,是乡村古老文化的传承载体。培育锣鼓团队、“歌师傅”等为乡村文化自治组织,并不断挖掘和鼓励乡村群众中的文化爱好者投入到乡村文化活动中来,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和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3.加强对乡村文化人才的培训。开展乡村文化专干业务素质培训和文化能人文艺交流活动;由市文化和旅游委、xxx文化和旅游委牵头,市群众艺术馆、xxx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下乡辅导,为乡镇文化人才提供文化专干职能职责、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等业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

(四)科学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

我国乡村社会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乡村社会特有的农业生产、乡村建筑、乡村风俗以及田园景观、自然风光和地方化的饮食、传统的生产生活技术等都是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旅游的独特资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乡村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既可以丰富文化产品的供给,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实现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对乡村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增强乡村群众的经济收益与文化自信,提升乡村活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XX乡具有优越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禀赋,在区位上,与周围生态景区、著名旅游景点具有联动发展优势,具备发展生态旅游、养生旅游、科学研学等业态的绝佳条件。“时代楷模”毛相林与“下庄精神”的广泛传播,以及下庄人事迹陈列室、愚公讲堂、下庄筑路英雄谱等的建立,使得竹贤乡下庄村吸引了大量慕名前来学习、参观和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个人与团队。这不仅为竹贤乡开展人文旅游、研学活动等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可以很好地实现对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科学研学等游客的引流。建议:1.整理和丰富对“下庄精神”的各类相关报道、实物资料,加强下庄人事迹陈列室、愚公讲堂等文化设施的提档升级与内容完善,建设重庆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逐步实现“下庄精神”文化资源与下庄古道、下庄人家、下庄峡谷等旅游资源之间的整合,以及从文化旅游向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拓展。2.联合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不影响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开展自然观光、生态旅游、科普研学等活动。可在缓冲区不破坏其群落环境的条件下,开展实验性或生产性的科学考察、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但禁止经营性生产与生态旅游活动。可在实验区探索合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开展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各种活动必须严格划定范围、规定路线、确定规模。注意减少旅游设施的修建对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对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造成干扰,避免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源污染。严禁开发超出自然承载力的开发行为。3.加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以多元立体营销架构推广、扩展竹贤文化旅游。

(五)以特色文化提升群众文化自信

乡村特色文化反映的是一村、一乡文化所呈现出的区别性和唯一性特征。正如俗语所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居住族群、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的不同,使得中国的乡村文化呈现出较大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发现、提炼出乡村特色文化,对于对外展现乡村独特文化风貌、提升乡村知名度与影响力,对内增强群众对本乡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进而主动参与本乡文化建设、积极推动乡村振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竹贤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其生态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也形成了竹贤乡人特殊的与大自然的相处方式,从高低落差极大的立体的村庄分布到天坑居民绝壁凿出“天路”的壮举,无不体现出竹贤人的天人观念以及在与恶劣环境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坚守初心、自强不息”的下庄精神。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的家乡、下庄精神的诞生地,已成为竹贤乡两个响当当的名片,“世界遗产胜地,时代楷模故里”当成为竹贤乡的鲜明定位,与之相关的以保护自然生态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和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价值导向的下庄精神便是对竹贤乡特色文化的准确表达。要建立本乡群众的生态文化观念。通过向本乡群众宣传、普及竹贤乡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所在地、天然的生态宜居之所的重要价值,推动群众深入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形成生态保护意识,自觉维护生态环境、自觉推广生态文化、坚持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走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向,以“下庄精神”为引领,提升竹贤乡精神文明建设与人文风貌,移风易俗,实现乡风文明。通过开展家风家训评比、科学生态种植竞赛,建立村民互助组织以及各类乡村文化活动,以实践来重新定义竹贤的乡风、民风和家风,塑造竹贤人对竹贤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建立以各村为基础、村民为主力的竹贤文化宣传队,借助手机、电脑等现代工具,建立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等新兴宣传平台,以生活化、具象化、多样化的内容宣传竹贤文化与精神;加强对村民的正确引导,鼓励村民尤其是文化能人通过使用社交媒体加交流与互动来推动竹贤文化的传播,促进村民建设乡村文化的主体意识的形成。

(六)建立现代乡村文化治理体系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需要充分发挥乡村治理作用。建立科学现代的乡村文化治理体系,能够为建设充满活力和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提供引领和支撑。中国传统乡村的治理往往较多依赖于乡村文化网络中蕴涵的乡村文化权力和自治实践。乡绅阶层、宗族组织常常在传统乡村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族族长不仅掌管全族事务,一般也被推举为本族的代表参与乡村治理;乡规民约具有自治和德治的显著特征,也是传统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传统乡村治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具有内生动力的乡村自治系统,对今天建立简约高效、治理有效的乡村文化治理体系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作用。随着竹贤乡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价值的极大提升,其乡村文化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引起越来越多的注目与重视,《竹贤乡乡村振兴总体规划》(2021—2035)已逐渐进入落地阶段,未来的竹贤乡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乃至资本力量的介入,也必将带来竹贤乡乡村文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但本乡群众永远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应转变基层管理干部的治理观念,充分考虑文化治理主体的作用,在坚持法治为本的前提下,重视自治的基础性作用和德治的软性作用,促进乡村文化治理多元主体合作。建立起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文化自治组织、专家、本乡群众之间在平等合作的关系框架下,社会各方共同参与乡村文化事务管理和服务的文化治理体系。要重视乡规乡约、村规民约的作用,积极培育乡规民约的承载主体。要发挥好乡村精英作为乡村自治治理主体的作用,积极培养乡村精英和乡村自治组织,引导“本土人才”“新乡贤”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弘扬乡村自治文化,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自主作用,尤其是鼓励外出经商、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返乡创业,发挥其作为文化建设者的主体作用,鼓励更多人关爱家乡、认同本乡文化,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去。

个人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多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编辑推荐:

上一篇:体育基础设施主要措施成效

下一篇:返回列表

[ 标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