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实用范文 > 试卷考卷

中层干部安全生产考试229题

中层干部考试题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A 。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 安全为主,预防第一,综合治理

C.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安全发展 D.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安全发展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C 临界量的单元。

A. 等于 B. 超过 C. 等于或超过 D. 小于

3、重大危险源中的“单元”指的是: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D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A. 200m B. 300m C. 400m D. 500m

4、《劳动法》的全称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权益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 都不是

5、《劳动法》于A 起施行。

A. 1995年5月1日 B. 1995年1月1日

C. 1994年7月5日 D. 1994年5月1日

6、关于职业病的描述,错误的是D 。

A. 职业病防治工作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B. 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岗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C. 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职业病病人的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除非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与已无关

D. 对已经被诊断为职业病的职工,用人单位可以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

7、《安全生产法》中的责任对象不包括下列哪个?D 。

A. 中介机构 B. 生产经营单位 C. 从业人员 D. 职工家属

8、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C 和管理能力。

A. 生产经营 B. 安全技术 C. 安全生产知识 D. 安全技能

9、重大事故隐患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可能造成C 以上人员死亡,或者C 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潜在事故危害。
A. 10人,300万元 B. 20人,300万元 C. 10人,500万元 D. 20人,500万元

10、A 对建设项目实施安全卫生“三同时”负全面责任。

A. 建设单位 B. 施工单位 C. 监理单位 D. 生产单位

11、下列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化学因素的是:A 。

A. 有毒物质 B. 激光 C. 噪声 D. 辐射

12、“5S”活动的内容是下列哪一项?D 。

A. 整洁、整顿、舒适、清洁、教养 B. 整洁、整顿、清扫、干净、素养

C. 整洁、整顿、清扫、舒适、素养 D.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3、企业的日常检查不包括:D 。

A. 班组检查 B. 车间检查 C. 厂级检查 D. 季节性安全检查

14、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三级教育是指:A 。

A. 厂级、车间级和岗位(班组)级教育 B. 低级、中级、高级教育

C. 预备级、普及级、提高级教育 D. 都不是

15、以下对于危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

A. 机械设备运行时对人体可产生机械性伤害危险的部位,称为危区

B. 设备的尖角、毛刺属于静止型危区

C.旋转物件可以形成回转型危区

D. 复合型危区可以分解为静止型危区和往复型危区

16、叉车在厂区行驶速度不得超过B 。
A: 3km/h B: 5km/h C: 10km/h D: 15km/h

17、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应大于_____,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应大于D ,并不准在烈日下暴晒。

A: 2米,5米 B: 3米,6米 C: 4米,8米 D: 5米,10米

18、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动火结束,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D 分钟。

A: 60 B: 50 C: 40 D: 30

19、国标GB3085—83中规定了5个等级的安全电压额定值,分别为D 。

A:50、46、24、12、6V B:46、36、24、12、6V

C:50、42、36、24、12V D:42、36、24、12、6V

20、凡在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的工作地点,以及狭窄、行动不便的特别危险环境或特别潮湿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

C 安全电压。

A. 36V B. 24V C. 12V D. 6V

2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一般为A 小时。

A: 24 B: 12 C: 36 D: 48

22、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C 。

A: 10% B: 15% C: 20% D: 25%

23、事故就是人们在一个有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导致该行动暂时或永久中止的D 。

A.意外行动 B.不测事件 C.意外结果 D.意外事件

24、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C 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A.直接责任人员 B.相关责任人员

C.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D.企业负责人

25、《劳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 C 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劳动防护设施 B.安全生产设施

C.职业安全卫生设施 D.安全保险设施

26、《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D 。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A.劳动防护设施 B.安全生产设施

C.职业安全卫生设施 D.劳动防护用品

2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分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等7章,共90条。该法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采取B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 综合治理

B.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C.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D.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28、修订后的《消防法》由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修订通过,由国家主席签署命令公布,并于C 正式全面实施。

A.2009年11月1日 B.2008年5月1日

C.2009年5月1日 D.2008年11月1日

29、消防法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消防法制建设成果,在总则中规定“消防工作贯彻

D 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A.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 综合治理

B.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C.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D.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30、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 A 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或者未与之保持安全距离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A.居住场所 B.工作场所 C.员工食堂 D.活动场所

31、《安全生产法》明确的从业人员有权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C 。

A.批评 B.建议 C.批评、检举、控告 D.控告

32、企业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人,协助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具体组织开展有关工作,对企业安全生产负B 。

A.主要领导责任 B.直接领导责任 C.相关领导责任 D.一般领导责任

33、重大事故隐患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可能造成C 人以上人员死亡,或者5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潜在事故危害。

A.1 B.3 C.10 D.29

34、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D ,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A.安全事故 B.危险事故 C.重大事故 D.伤亡事故

35、易燃易爆场所的焊接、用火,进入有毒的容器、设备工作,非建筑行业的高处作业,以及其他容易发生危险的作业,都必须在工作前制订可靠的B ,包括应急后备措施,向安技部门或专业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方可作业,必要时设专人监护。企业应有管理制度,将危险作业严格控制起来。

A.管理措施 B.安全措施 C.防范措施 D.隔绝措施

36、"5S”活动是指“D ”。因为这5项的日语发音均以“S”起头,所以称为“5S"。开展“5S"活动,是通过人们的努力改变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职工素质,确保安全生产的目标。

A.整理、整洁、清扫、清洁、态度 B.梳理、整顿、清扫、清洁、态度

C.整理、整顿、清扫、整齐、态度 D.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态度

37、规章制度的落实需要经常地检查,其实为了能及时地发现事故隐患,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检查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班组应进行 A 检。

A.日 B.周 C.月 D.季

38、规章制度的落实需要经常地检查,其实为了能及时地发现事故隐患,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检查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车间应进行 B 检。

A.日 B.周 C.月 D.季

39、规章制度的落实需要经常地检查,其实为了能及时地发现事故隐患,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检查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工厂应进行 C 检。

A.日 B.周 C.月 D.季

40、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场所或操作工序进行检查,是C 。

A.季节性安全检查 B.日常性安全检查

C.专业性安全检查 D.特种安全检查

4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从事对操作者本人或他人及其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不包括:(B )

A.电工 B.冲压工 C.焊工 D.行车工

42、粉尘按其成分可划分为( C )

A、金属粉尘、非金属粉尘和混合粉尘 B、细尘、粗尘和混合粉尘

C、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粉尘 D、可燃粉尘、非可燃粉尘和混合粉尘 43、下列不属于灼烫或冷冻危害的是( D )。

A、被高温金属体和加工件灼烫的危险

B、与设备的高温表面接触时被灼烫的危险

C、与低温金属表面接触时被冻伤的的危险

D、由于错误接线造成短路造成的危险

44、有关α射线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是一种电磁波辐射 B、一种带正电荷的粒子流

C、电离能力很强 D、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内照射伤害

45、空、实气瓶应分开放置,有明显的标记并保持间距( D )以上。且防倾倒措施可靠。

A、0.5m B、1.0m C、1.2m D、1.5m

46、( A )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内照射伤害。

A、α粒子 B、β粒子 C、中子 D、X射线

47、金切机床在距操作者站立地面高度( A )处有外露的传动部位时,应装防护罩、盖、栏。

A、≤2m B、=2m C、≥2m D、=1.8m

48、冷凝法是一种有毒物常见的净化方法,使用于:( D )。

A、浓度低、冷凝温度高的有害蒸气 B、浓度低、冷凝温度低的有害蒸气

C、浓度高、冷凝温度低的有害蒸气 D、浓度高、冷凝温度高的有害蒸气

49、根据毒物对机体的作用性质,硫化氢属于:( B )。

A、刺激性毒物 B、窒息性毒物 C、麻醉性毒物 D、全身性毒物

50、无明火作用,靠自热引起的自动燃烧为:( C )。

A、闪燃 B、着火 C、自燃 D、化学爆炸

51、我国提出了综合防尘八字方针:( C )。

A、风、水、密、护、技、管、教、查

B、风、水、密、护、技、理、教、查

C、风、水、密、护、革、管、教、查

D、风、水、密、护、革、理、教、查

52、厂内运输车辆运货时装货后的高度离地面不得超过( C )。

A、3m B、3.8m C、4m D、4.2m

53、起重机的环形链,链条工作时,与铅垂线之间夹角不应大于( B )。

A、25° B、30° C、35° D、40°

54、工业企业生产场所允许噪声的等级为85Db(A),则允许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的时间为( A )

A、8小时 B、4小时 C、2小时 D、1小时

55、起重机钢丝绳在一个捻接距内断丝数超过总丝数的( C )应该报废。

A、5% B、7% C、10% D、15%

56、最大耐受浓度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浓度。其符号为:( D )

A、LC100 B、LD100 C、LD0 D、LC0

57、当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氧含量低于18%时,我们可采取( B )。

A、过滤式呼吸器 B、隔绝式呼吸器 C、防毒口罩 D、防护眼镜

58、不能使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的辐射,即称非电离辐射。下列哪种不是非电离辐射:( B )。

A、紫外线 B、X射线 C、激光 D、射频辐射

59、雷电感应也能产生很高的冲击电压,为防平行管道感应,应按一定间距用金属线跨接。管道与金属设备或金属结构之间距离小于( A )时,也应用金属线跨接。

A、100毫米 B、200毫米 C、300毫米 D、400毫米

60、耳能感觉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B )。

A、200-20000Hz B、20-20000Hz C、200-200000Hz D、20-200000Hz

61、利用照明灯塔作独立避雷针支柱时,照明电源线必须采用铅皮电缆或穿入铁管,并将其埋入地下( D )以上。

A、5m B、8m C、10m D、15m

62、特种设备的特征不包括( C )。

A、危险性大 B、易发生事故而危及生命安全

C、功率较大 D、对管理有特殊要求

63、动火的安全管理主要内容不包括:( A )。

A、动火地点的选择 B、动火管理职责的落实

C、动火安全措施的落实 D、动火运作过程的监督管理

64、以下不属于防触电安全装置的是:(D )。

A、断电保险装置 B、电容器放电装置 C、接地 D、绝缘手套

65、有毒有害物的安全卫生标准是( B )。

A、最高容许质量 B、最高容许浓度C、最高容许密度 D、最高容许比例

66、指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化学物危害:( B )。

A、工业毒物的危害 B、低温危害

C、酸、碱等腐蚀性危害 D、易燃易爆物质的灼伤、火灾和爆炸危害

67、生产性毒物的防治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下列哪种措施不得当?( A )。

A、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和生产各种毒物

B、对操作者采用个体防护和监护

C、控制一切毒源,减少进入空气中的有毒物质量

D、对于已散布于空气中的有毒物质进行通风稀释、排除或回收净化,降低空气中有毒物的浓度

68、最大耐受剂量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其符号为( C )

A、LC100 B、LD100 C、LDO D、LC0

69、吊钩危险断面的高度磨损量达原尺寸的( B )时,应报废。

A、15% B、10% C、8% D、5%

70、下列哪一项包含在“三同时”项目安全评价报告中?( D )。

A、建设单位的作息时间安排 B、建设单位的职工年龄结构分布图

C、评价人员的年龄结构分布 D、安全卫生对策措施

71、发生煤气中毒应拨打电话号码( A )进行报警。

A、120 B、110 C、119 D、114

72、某人事故受伤损失工作日为90天,则该人属于( B )。

A、重伤 B、轻伤 C、严重轻伤 D、不严重轻伤

7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特种作业人员范围?( B )

A、焊接工 B、车工 C、井下爆破工 D、凿岩机司机

74、组织有关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坚持新工人入厂后的( D )三级安全教育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作业。

A、班组、厂、车间 B、车间、厂、班组

C、班组、车间、厂 D、厂、车间、班组

75、对劳动者不良的主要化学环境因素有哪些?( B )。

A、异常温度和湿度、光照不良、噪声与振动等

B、粉尘、各种毒气、雾滴等

C、噪声 D、都不是

76、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 A )。

A、建议 B、批评 C、检举 D、意见

77、对企业发生的事故,坚持( B )的原则进行处理。

A、预防为主 B、四不放过 C、三同时 D、五同时

78、从时间因素来看,任何一个作业过程都是( C )的结果。

A、空间和时间交替作用 B、一定的要素交替作用

C、由一定的要素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交替作用

D、ABC都不是

79、伤亡事故死亡是指当场死亡或负伤( C )治疗无效死亡。

A、15天内 B、20天内 C、一个月内 D、一个月后

80、某次事故损失正好1000万元,则按事故损失程度划分,该事故应属于:( B )。

A、一般损失事故 B、较大损失事故 C、重大损失事故 D、特大损失事故

81、安全标志( A )。

A、不能直接消除、控制危险 B、可以直接消除、控制危险

C、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控制危险 D、不能提醒人们的注意

82、国际标准规定,电压小于( C )伏时不必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

A、110 B、70 C、25 D、38

83、压力容器每( A )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查。

A.一年 B.三年 C. 六年 D.八年

84、 每个工作日接触噪音时间1小时,则工业企业生产场所允许噪音是声级为:(D )

A、85dB(A) B、88dB(A) C、91dB(A) D、94dB(A)

85、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即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 B )。

A、皮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 D、 ABC都是

86、的实验压力比一般压力容器的要高,实验压力要求为设计压力的( D )倍。

A、0.5 B、1.0 C、1.2 D、1.5

87、国际GB3083-83中规定了5个等级的安全电压额定值,分别为:( D )。

A、50、46、24、12、6V B、46、36、24、12、6V

C、50、42、36、24、12V D、42、36、24、12、6V

88、需要进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进行作业时,应当事先采取的措施是:( D )。

A、关闭所有生产现场正在运行的生产设备

B、所有人员撤离生产现场

C、关闭现场电源

D、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

89、影响人体与外界交换热量的气候条件参数(气温、湿度、风速等),都影响人体的热平衡。其中( A )是最基本的影响参数。

A、气温 B、湿度 C、风速 D、气压

90、根据毒物对机体的作用性质,醇类属于:( C )。

A、刺激性毒物 B、窒息性毒物 C、麻醉性毒物 D、全身性毒物

91、起重机钢丝绳直径减小达7%应该( A )。

A、报废 B、正常使用 C、修复使用 D、进行负荷试验

92、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有关要求。一定要有有毒作业与无毒作业( B )。

A、合并 B、分开 C、一个整体 D、分散展开

93、防止触电危险或避免电气灾害事故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 C )。

A、只能直接措施 B、只能采取间接措施

C、既可用直接措施也可用间接措施 D、直接措施和间接措施不可同时使用

94、温度计、压力针(表)、液位计、流量计等,严格意义上它们也属于安全标志信号装置类型。压力表上通常用黄色颜色表示设备运行状态属于:( B )。

A、紧急状态 B、警告状态 C、正常状态 D、无任何意义状态

95、防护罩的作用是:( C )

A、防止有害粉尘进入机械设备 B、防止有害气体进入机械设备

C、防止人身受到意外伤害 D、A、B、C都不是

96、压力容器每( B )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

A、一年 B、三年 C、六年 D、八年

97、电气设备上的保险丝、遵循的是:( A )。

A、薄弱环节原则 B、时间防护原则 C、屏蔽和隔离原则 D、坚固原则

98、根据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按照储存燃烧爆炸性危险物品发生火灾的危险程度为:( D )

A、甲、乙2类 B、甲、乙、丙3类

C、甲、乙、丙、丁4类 D、甲、乙、丙、丁、戊5类

99、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8小时,则工业企业生产场所允许噪声的声级为:( A )。

A、85dB(A) B、88 dB(A) C、91 dB(A) D、94 dB(A)

100、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 D )应报废。

A、5% B、10% C、15% D、20%

101、关于有毒的物理形态描述错误的是( C )。

A、有毒气体是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如氯气、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B、有毒蒸气是有机溶剂蒸发或固体升华而形成的气体

C、烟尘、气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凝聚性固体微粒,通常其直径小于1um

D、有毒有害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有毒液体微粒,由于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散所形成。

102、明敷接地PE干线的表面应涂以( B )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

A、10~15mm B、15~100mm C、100~150mm D、150~100mm

103、PDCA循环法中,“处理阶段,即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属于哪个阶段?( A )。

A、A阶段 B、C阶段 C、D阶段 D、P阶段

104、轮槽磨损厚度达原壁厚10%时应( C )。

A、报废 B、修复 C、正常使用 D、进行负荷试验

105、哪种不是电离辐射?( C )。

A、粒子a B、X射线 C、激光 D、γ射线

106、当制动轮满足下列哪项条件时就应报废( A )。

A、轮面凹凸不平≥1.5mm

B、当起升、变幅机构制动轮轮缘厚度磨损达原厚度的4%

C、其他机构制动轮轮缘磨损达原厚度的5%

D、轮面凹凸不平<1.5mm

107、一般低压线路及设备的绝缘电阻值应为( B )。

A、≥0.6MΩ B、≥0.5MΩ C、≥0.4 MΩ D、≥0.3 MΩ

108、我国劳动条件分级标准将作业岗位的危害分为( C )级。

A、3 B、4 C、5 D、6

109、PDCA循环法中,“实施阶段,按制定的对策计划和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和严格地执行的过程。属于哪个阶段( C )。

A、A阶段 B、C阶段 C、D阶段 D、P阶段

110、储存丙类固体物品的库房,不准使用( A )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A、60瓦以上 B、70瓦以上 C、80瓦以上 D、90瓦以上

111、具有视觉神经疲劳生理缺陷的人员不适应的作业是:( C )。

A、需要辨色的工作 B、寒冷环境作业

C、精密,超精密作业 D、危险作业、高空作业、交通运输作业

112、PDCA循环管理法中“P、D、C、A字母的含义对应为( C )。

A、检查、计划、实施、处理 B、实施、检查、计划、处理

C、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D、检查、处理、计划、实施

11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 B )在同

一座建筑物内,并应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A、职工食堂 B、员工宿舍 C、职工俱乐部 D、车间

114、对于操作工人来说,下面哪一部分的安全教育内容最为重要( A )。

A、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教育

B、安全科学基本理论与教育

C、安全生产方针、法规与管理方法教育 D、安全理论

115、某次事故损失正好5000万元,则按事故损失程度划分,该事故应属于( C )。

A、一般损失事故 B、较大损失事故

C、重大损失事故 D、特大损失事故

116、《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物品包括( A )

A、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B、枪支弹药

C、高压气瓶、手持电动工具 D、电器设施

117、以新的系统、新的技术和工艺代替旧的不安全系统和工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条件。解释的是:( A )。

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B、减弱原则

C、距离防护的原则 D、防止接近原则

118、哪种不是电离辐射?( C )。

A、粒子α B、X射线 C、射频辐射 D、y射线

119、气瓶检验周期的规定,对于盛装腐蚀性介质的气瓶,( C )检验一次。

A、每三年 B、每五年 C、每二年 D、每六年

120、库存危险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 A )。

A、100平方米 B、200平方米 C、300平方米 D、400平方米

121、低压配电装置背面通道宽度一般不应小于( B )。

A、1.2m B、1m C、0.8m D、0.6m

122、起重机械的制造,必须先取得( B )级安全技术部门的安全认可,安全认可每三年复审一次。

A、市 B、省 C、国家 D、县

123、当作业场所的有毒物品气体含量大于2%时,我们可采用( A )。

A、隔绝式呼吸器 B、过滤式呼吸器

C、防毒口罩 D、防护眼镜

124、管道输送易燃液体、气体泄漏引发的爆炸事故,属于( B )方式引发的不安全状态。

A、物理 B、化学 C、能量 D、行为

125、动火检测分析时,如使用测爆仪或其他类似手段测试,被测的气体或蒸汽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 A )时为合格。

A、20% B、25% C、30% D、35%

126、工业企业生产场所允许噪声的声级为88dB(A),则允许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的时间为:( B )

A、8小时 B、4小时 C、2小时 D、1小时

127、压力容器每( C )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验。

  A、一年 B、三年 C、六年 D、八年

128、当操纵室工作环境温度( D )时,应配置空调装置或安全的采暖、降温装置。

A、低于5℃或高于33℃ B、低于3℃或高于35℃

C、低于3℃或高于33 ℃ D、低于5℃或高于35℃

129、安全信号灯属于:( D )。

A、嗅觉报警信号装置 B、触觉报警信号装置

C、听觉报警信号装置 D、视觉警告信号装置

130、有关α射线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是一种电磁波辐射 B、一种带正电荷的粒子流

C、电离能力很强 D、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内照射伤害

131、某压力容器的介质压力为50Mpa,则该压容器属于:( C )。

A、低压容器 B、中压容器 C、高压容器 D、超高压容器

132、在危险因素的作用范围内设置障碍,同操作人员隔离开来,避免危险因素对人的伤害。解释的是:( C )。

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B、时间防护原则

C、屏蔽和隔离原则 D、坚固原则

133、重大危险源是那些一旦泄露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 D )的危险物质。

A、有毒 B、有害 C、危害 D、重大事故

134、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 B )、高处、冷水作业。

A、高温 B、低温 C、夜班 D、假期

135、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应不超过多少小时?( A )。

A、1 B、2 C、3 D、4

136、噪声可影响人在生产活动中的表现,诱发事故,哪种说法正确?( B )。

A、噪声使人工作效率提高 B、噪声使人容易疲劳

C、噪声使人反应敏捷 D、噪声使人心情愉快

137、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的时间为2小时,则工业企业生产场所允许噪声的声级为( C )。

A、85dB(A) B、88 dB(A) C、91 dB(A) D、94 dB(A)

138、下列属于非电离辐射的是( C )。

A、α射线 B、β射线 C、紫外线 D、X射线

139、最小致死剂量是指全组染毒动物中有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其符号为( C )。

A、LD50 B、LC50 C、MLD D、MLC

140、反映锅炉工作特性的基本参数不包括( D )。

A、蒸发量 B、工作压力 C、蒸汽温度 D、加热方式

141、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它将含毒空气与某种固体物质相接触,利用该固体物质对气体的吸附能力而除去其中某些有害成分,这种净化方法称为( C )。

A、冷凝法 B、吸收法 C、吸附法 D、催化法

14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个体呼吸防护用具,我们可采用( A )。

A、防毒口罩 B、胶靴、手套 C、防护眼镜 D、工作帽

143、选用漏电保护器,应满足保护范围内、用电设备相(线)数要求。保护单相线路和设备时,应选用( A )。

A、单极二线或二极产品 B、三极产品

C、三极四线或四极产品 D、任意产品

144、在何种情况下不能使用过滤式呼吸器( B )。

A、空气含氧量大于18% B、空气含氧量低于18% C、气温低 D、空气干燥

145、以下选项哪个符合金切机床应选装防护罩、盖或栏的规定?( C )。

A、距操作者站立地面高度≤3米处有外露的传动部分

B、旋转部位的键、销、楔等突出≥2㎜的部位

C、高于地面≥0.7米的操作平台或需巡视设备的平台

D、超出主轴后端30㎜以上的工件

146、某压力容器的破裂的特征为“容器变形小,先期有征兆,破裂后成一破口,使容器泄露而失效。”则该压力容器破裂属于( C )。

A、韧性破裂 B、脆性破裂 C、疲劳破裂 D、蠕变破裂

147、对应人耳听觉阈声压的声压级值为( D )。

A、30dB B、20dB C、10dB D、0dB

148、轮槽不均匀磨损达3㎜时应( A )。

A、报废 B、修复 C、正常使用 D、进行负荷试验

149、有关噪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

B、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无规律的杂乱声音

C、不希望强度过大的一切声音

D、声级达到或超过85dB(A)的声音

150、安全色“红色”的含义是( A )。

A、禁止、停止 B、警告注意

C、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D、提示、安全状态、通行

151、燃烧的形式是有条件的,它必须有( D )存在并且相互作用才能发生。

A、可燃物质 B、助燃物质

C、火源 D、可燃烧质、助燃物质和火源三个同时

152、钢丝绳外层钢丝磨损量超过原直径的( B )%应该报废。

A、50 B、40 C、30 D、20

153、有明火作用的持续稳定的燃烧( B )。

A、闪 燃 B、着 火 C、自 燃 D、化学爆炸

154、当起升、变幅机构制动轮轮缘厚度磨损达原厚度的40%,应( A )。

A、报废制动轮 B、修复制动轮

C、正常使用 D、进行检测

155、气瓶检验周期的规定,对于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 B )检验一次。

A、每三年 B、每五年 C、每二年 D、每六年

156、不属于起重机的缓冲器的选项是( A )。

A、激光防冲撞装置 B、弹簧缓冲器

C、橡胶缓冲器 D、液压缓冲器

15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值应为( C )。

A、≥1MΩ B、≥1.5MΩ C、≥2MΩ D、≥3MΩ

158、使人处于危险和有害因素作用环境中的时间缩短到安全限度以内。解释的是( B )。

A、防止接近原则 B、时间防护原则

C、屏蔽和隔离原则 D、坚固原则

159、动火的安全管理主要内容不包括( A )。

A、动火地点的选择 B、动火管理职责的落实

C、动火安全措施的落实 D、动火运作过程的监督管理

160、下列属于电离辐射的是( D )。

A、红外辐射 B、射频辐射 C、紫外线 D、α射线

161、某锅炉其蒸气压力为3 Mpa,则该锅炉属于___B___。

A、低压锅炉 B、中压锅炉 C、次高压锅炉 D、高压锅炉

162、下列属于生产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是:___D____。
A: 毒物 B: 噪声 C: 高温 D: 室外不良气象条件

163、人主观感到舒适的温度称为舒适温度,一般舒适温度处于___A___范围内。
A: 18~24℃ B: 18~21℃ C: 21~24℃ D: 36.5 ~37℃

164、对人的工作效率有不利影响的低温,通常是在__D_____以下。
A: 35℃ B: 27℃ C: 18℃ D: 10℃

165、当人的中心体温降到____B___时,肌肉由颤抖变为僵直,失去产热的作用,将会发生死亡。
A: 10~18℃ B: 30~33℃ C: 30~35℃ D: <35℃

166、人体由于大量出汗和饮水过多,体内氯化钠大量丧失,致使水盐和电解质平衡发生紊乱,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这称为____C____。
A: 热射病 B: 日射病 C: 热痉挛 D: 肌无力

167、我国将高温作业分为4级,其中__D____级对人危害最大。

A:Ⅰ B:Ⅱ C:Ⅲ D:Ⅳ

168、有害气体的最高容许浓度>5mg/m3,车间高度≤6米者,事故通风的换气次数为___B____次/h。

A: 12 B: 8 C: 6 D: 5

169、关于安全生产性粉尘的表达不正确的是___C_____。

A: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粉尘

B: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称为生产性粉尘,一般简称粉尘

C:由凝聚性作用形成的悬浮固体微粒称为尘

D:烟雾是分散性与凝聚性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的混合体

170、我国提出了综合防尘八字方针是:___C_____。

A: 风、水、密、护、技、管、教、查 B: 风、水、密、护、技、理、教、查

C: 风、水、密、护、革、管、教、查 D: 风、水、密、护、革、理、教、查

171消除和减少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是:___B_____。
A:密闭尘源 B:改革工艺,采用新技术 C:通风除尘 D:个体防护

172根据毒物对机体的作用性质,一氧化碳属于:__B____。

A: 刺激性毒物 B: 窒息性毒物 C: 麻醉性毒物 D: 全身性毒物

173、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即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__B____。

A:皮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 D:ABC都是

174、评价毒物的毒害大小通常用___D___来表示。

A: 挥发性 B: 可溶性 C: 易燃性 D: 毒性

175、最小致死剂量是指全组染毒动物中有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其符号为:__C____。

A: LD50 B: LC50 C: MLD D: MLC

176、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它利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使空气中有害气体得到分离,这种净化方法称为:____D_____。 A:冷凝法 B:吸收法 C:吸附法 D:催化法

177、当有毒物品作业场所有毒气体浓度超过1%或者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时,我们可采用____B___。

A: 过滤式呼吸器 B: 隔绝式呼吸器 C: 防毒口罩 D: 防护眼镜

178、声频率简称声频或频率,度量单位为赫兹(Hz).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A___。

A:20-20000Hz B:200-20000Hz C:200-2000Hz D:20-2000Hz

179、对应人耳听觉声压的声压级值为:___D___。

A:30dB B:20dB C: 10dB D:0dB

180、我国标准采用的声级是__A____。

A:A计权声级 B: B计权声级 C:C计权声级 D:D计权声级

181、根据我国的噪声安全卫生标准规定,如果某作业场所每个工作日所接触的噪声时间为4小时,则该作业场所允许的声级为:__B____。

A:85dB(A) B:88dB(A) C: 91dB(A) D:94dB(A)

182、听阈位移在____B_____之间为中度耳聋。

A:25 ~ 40dB B:40 ~ 60dB C:45 ~ 60dB D:60 ~ 80dB

183声压达到____D____能使窗玻璃破碎。
A:115dB B:135dB C:140dB D:165dB

184、有关α射线描述,不正确的是___D____。

A: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内照射伤害 B:一种带正电荷的粒子流

C:电离能力很强 D:穿透能力很强

185、___B____对人体的敏感部位可引起外照射危害。

A:α射线 B:β射线 C:中子 D: X射线

186、电离辐射防护不可采用的方法是___B_____。

A:控制辐射源法 B:提高温度和湿度 C:采用屏蔽隔离法 D:距离防护法

187、不能使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的辐射,即称非电离辐射,下列哪种不是非电离辐射?____B____。

A:紫外线 B:Y射线 C:激光 D:射频射线

188“雪盲”是由___C_____引起的。
A:射频辐射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激光

189、生产经营单位对___C____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A. 事故频发场所 B. 重大事故隐患 C. 重大危险源 D. 高危地点

190、电气设备上的保险丝,遵循的是:___A____。

A. 设置薄弱环节原则 B. 时间防护原则 C. 屏蔽和隔离原则 D. 坚固原则

191、以某种方法使一些元件强制发生互相作用,以保证安全操作。解释的是:___B____。

A. 设置薄弱环节原则 B. 闭锁原则 C. 取代操作人员的原则 D. 禁止、警告和报警原则

192、特种设备___D____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A. 设计单位 B. 制造单位 C. 安装单位 D. 使用单位

193、一次事故造成 4 人死亡,15 人重伤,此事故的等级是:___C___。

A. 特别重大事故 B. 重大事故 C. 较大事故 D. 一般事故

194、单位负责人报到报告后在安全人员进行抢救的同时,对重伤以上(休工日≥105天)的事故,应在___B____内将事故概况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 半个小时 B. 1个小时 C. 2个小时 D. 3个小时

19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____C___。

A. 半个小时 B. 1个小时 C. 2个小时 D. 3个小时

196、生产安全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___B____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 15日 B. 30日 C. 45日 D. 60日

197、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由___B____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

A. 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

B. 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

D. 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198、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代替GB 18218-2000),此标准自C 年12月1日起实施。

A.2000 B.2004 C.2009 D.2010

19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至少每 C 年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组织进行一次安全评估。

A.1 B.2 C.3 D.4

200.安全评估工作可以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具有D 的安全评估人员或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工作结束后,应当出具《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A.安全条件 B.规定资质条件

C.安全监管部门 D.国家规定资格条件

201.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其B 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A.董事长 B.主要负责人 C.安全主管 D.厂长

20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D ,并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A.危险通知 B.安全标语 C.标示牌 D.安全警示标志

20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应急救援预案制订演练方案和演练计划,每C 年进行一次实战演练或模拟演练,并于演练l0日前通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半 B.1 C.2 D.3

204.用不可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属于:D 。

A.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B.能量屏障原则

C.坚固性原则 D.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205.手电钻工具采用双层绝缘措施属于:A 。

A.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B.能量屏障原则

C.坚固性原则 D.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206.在工业生产中降低额定功率属于:C 。

A.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B.能量屏障原则

C.冗余性原则 D.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207.电路中的自动保安器属于:C 。

A.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B.能量屏障原则

C.闭锁原则 D.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208.建筑高空作业的安全网属于:B 。

A.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B.能量屏障原则

C.坚固性原则 D.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209.噪声源、辐射源等危险因素可采用 D 原则减小其危害。

A.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B.能量屏障原则

C.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D.距离防护原则

210.锅炉的熔栓、煤气发生炉的防爆膜、压力容器的泄压阀等。它们在危险情况出现前就发生破坏,从而释放或阻断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这属于:

A

A.薄弱环节原则 B.能量屏障原则

C.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D.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211.根据不同作业性质和条件配各相应的保护用品及用具,采取被动的措施,以减轻事故和灾害造成的伤害或损失,这属于:D 。

A.薄弱环节原则 B.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C.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D.个体防护原则

212.在不可能消除和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的条件下,以机器、机械手、自动控制器或机器人代替人或人体的某些操作,摆脱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这属于:B 。

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B.代替作业人员的原则

C.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D.个体防护原则

213.采用光、声、色或其他标志等作为传递组织和技术信息的目标,以保证安全。如宣传画、安全标志、板报、警告等,这属于:D 。

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B.代替作业人员的原则

C.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D.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

214.B 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区 B.县 C.市 D.省

215.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A 人以上死亡的事故。

A.30 B.10--29 C.3--9 D.1--2

216.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B 死亡的事故。

A.30 B.10--29 C.3--9 D.1--2

217.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C 死亡事故。

A.30 B.10--29 C.3--9 D.1--2

218.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D 死亡事故。

A.30 B.10--29 C.3--9 D.1--2

219.某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正好1000万元,这属于:C 。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220.无伤害事故、轻伤或微伤事故、伤亡事故的概率之比为A,这就是海因里希的事故金字塔。

A.300:29:1 B.1:9:30 C.1:29:303 D.1:29:300

221.在造成某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中,对事故发生起了主要作用的原因即为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既可以是直接原因,也可以是间接原因,这句话是:

A 。

A.对的 B.错的 C.根据情况判定 D.不好说

222.《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明确地对事故报告程序作了法律上的规范,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发生职工伤亡事故后,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保护好事故现场,并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在安排人员进行抢救的同时,对重伤以上的事故,应在B 将事故概况用电话、电报或其他快速办法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立即 B.1小时内 C.2小时内 D.3小时内

22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B 。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224.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生产安全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C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10天 B.15天 C.30天 D.60天

225.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A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7天 B.10天 C.15天 D.30天

226.一般死亡事故由事故发生地 A 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

A.县(市、区、旗) B.市(州、地)

C.省、自治区、直辖市 D.国家安监总局

227.较大死亡事故由事故发生地B 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

A.县(市、区、旗) B.市(州、地)

C.省、自治区、直辖市 D.国家安监总局

228.重大死亡事故由事故发生地C 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

A.县(市、区、旗) B.市(州、地)

C.省、自治区、直辖市 D.国家安监总局

229.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按照事故发生单位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 B 组织成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的调查工作。涉及军民两个方面的特大事故,组织事故调查的单位应当邀请军队派员参加事故的调查工作。

A.国务院 B.国务院归口管理部门

C.相关部门 D.国家安监总局


中层干部安全生产考试229题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编辑推荐:

×